1、实验教学中心建设规划
1.1建设规划总体目标
提升教学质量与人才培养构建科学的训练体系,将专业训练与职业要求紧密结合,注重培养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结合过程中提升综合能力,以适应未来职业发展需求。
2.1阶段性目标
2.1.1 短期(1-2年)
教学模式转变,探索从单向知识传授的“教学型”向知识传授与创新性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教学模式转变。完善学生实验、实习和实践能力成绩的评定办法,构建“理论引导实践创作、实践带动成果转化”的良好学习氛围,保证实验等活动与掌握创作创造能力有机结合。
2.1.2 中期(3-5年)
精品课程与项目建设,打造实验精品课程或精品项目,对教学内容、方法等进行精心设计和打磨,以提升中心教学质量和影响力。
教材建设,承担实验教学的各系根据实验室课程能力培训目标和教学大纲编写实验教材,一定时间内完成规定数量的编写任务,以完善教学体系建设。
2.1.3 长期(5年以上)
按照省级示范中心建设的要求加大投入和管理,在建成省级示范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吸收经验,达到国家示范中心建设要求,使实验教学中心有着逐步提升的长期规划。
3.成果转化与社会服务
设立实验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和学生创新实践项目,从课题研究角度增强教学理论和学术内涵,并促成实验成果向市场转化,进一步推动实验教学整体发展并服务社会。
2、实验教学中心建设措施
1.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1.1提高教师素质提升中心实验队伍的素质,通过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企业导师进校培训来促进“双师型”教师的成长。通过职业资格考试、访学、交流等方式夯实教师的理论基础和实践能力,构建成视野开阔、德能兼备、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1.2建立中心管理和教学人员的责任机制,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工作要求,确保教学和管理工作的高效运行。强化对社会服务、文化传播、社会实践等方面的综合评价。将企业挂职、培训、咨询等活动的时间、次数和成效纳入教师评价指标,形成教师参加校企合作相关工作和社会实践的内驱力。
2.教学体系建设方面
根据岗位需求开展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学校自主建立学生实践实训实验室,另一种为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筹备和组建学生实践实训实验室室,建立生长型实验室与嵌入型实验室运行机制,实行双导师制,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企业化环境,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在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充分利用实验室的职能,将理论教学和实践创作有机结合,模拟企业实际工作岗位设计工作环境和组织结构,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教学、科研、生产三者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