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立现代合理实践性强的实验教学体系
1.1 优化艺术设计学科实验教学体系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实验教学大纲,大纲是整个实验教学的根本,并制定实践教学的各方面要求,大纲必须应具备系统性合前瞻性;二是实践指导教师,他是整个实践活动的实施者,而实验教学的好坏最终也会在实验指导教师组织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明显的体现;三是实验教学的硬件平台,它是实验教学正常运行的保障,也是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基本场所,它会随着社会技术和设备的改革而发生相应的革新。
1.2 开放实验教学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艺术设计专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本身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并实现学生之间的个性化发展,所以实验室应面向学生开放,学生的创意本身具有随机性的可能,只有把学生的灵感应用在实验操作中,进一步的修正,激发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和热情。
1.3 利用实验室平台挖掘和发扬学生个性化特征,为学生创设一些实验平台。如学院可以通过开展科技活动、设计大赛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个性化的实践创作,通过自己的设计和制作,从多方面挖掘学生的潜在创新力,使学生的课外创作能力进行综合的培养,保证学生在进入实验室进行创作。同时还应积极提倡学生参与教师的实验课题研究中,保证学生创作的完整实施。
2、建立规划落实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将实验成绩纳入整个专业课成绩评价体系中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建设与发展,切实做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实现资源共享,合理规划专业实验室的布局和结构,切实提高实验室的建设水平和效益。
3、搭建多元专业服务性学习实践平台,探索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
实验教学的方法与手段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需要变革传统实践教学的固有意识,构建专业服务型学习实践理论架构,拓宽实践教学原有模式,探索专业服务型实践教学模式。
4、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技术和管理队伍建设
不断提高实验人员的思想政治觉悟、职业道德素质和业务工作能力。进一步完善实验室分配办法,对实验人员实行分类管理,鼓励高层次人才和青年教师进入实验教学与技术队伍,努力为他们创造业务发展的环境与条件,加大力度建立一支综合素质好、技术水平高、结构合理的实验队伍。